让每堂课深入人心——西北大学副校长赖绍聪教授在“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开幕式上的发言
2021.06.04| admin
2021年5月14-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比赛”在河南焦作举行。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比赛专家组副组长、西北大学副校长赖绍聪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让每堂课深入人心”的报告,详细论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业评价四大课程建设和开发核心要素。现将开幕式讲话稿全文分享给大家学习!谢谢大家的支持! 让每堂课深入人心 赖绍聪 (西北大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热烈祝贺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如期举行!该赛事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排行榜”赛事之一,它对于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推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的深度变革,促进我国地质专业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它不但奠定了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知识基础,也是一个人人格、品德、修养等方面完善的重要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学生基础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基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品格高尚、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关键环节。但是,高等教育战线一线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让每堂课都能够深入人心,乃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有能力优秀人才的最为基础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仍然要注重向第一课堂要质量。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有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核心要求。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①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将关注点聚焦在知识传授方面,对能力提升和正确价值观养成重视程度不足,对“教”与“育”的辩证关系思想认识模糊。②“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趋势,难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③教师居于主导的学术氛围未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④“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不利于改善学生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念,难以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 显然,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所带来的新挑战。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化改革,构建理念先进、体系完善、教法合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范式,已经成为我们必须从理论、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依据教育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业评价”乃是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的四大核心要素!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对四大核心要素有充分的、深刻的理解! 一、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知识传授是手段和过程,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要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成由教知识向教能力、教智慧、教品德的转变。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该聚焦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明确并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教学目标的实质内涵乃是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范式的重要前提。 按照当代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是形成有意义人的实践,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挖掘、形成、提升和规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核心任务。 人创造了知识,知识又规范和引导人,人都有求知的本能。然而,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能力是依靠本能又超越本能的人在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主体性能动力量。人类不仅需要“学习”,从学习中认知并积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人类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而“如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它更是一种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应该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构建起在学生自己头脑中关于知识的意义,并成为学生自己的、能够被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够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论点时提供论据的有效知识;课堂教学的能力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思想;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应该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润物无声,促进学生确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二、课堂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做到让学生感知前沿、触摸前沿!保持课堂授课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是开展课堂教学范式创新的前提和成功保障。换句话说,课堂教学范式是授课策略和方式的优选,而课堂授课内容才是课堂授课的核心和实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趋势,难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凝练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深入程度。合理选择与精心凝练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习者通过内容的学习完全清楚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论点,并且可以与用来支持论点的论据有机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凝练中,要强调授课内容的层次性、逻辑关联性,依据“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方向以及教师自身长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与感悟,融入学科发展最新成果、最近进展,打破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内容,形成高质量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这样的教学内容体系才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范式改革创新。 同时,要尽可能凝练本学科门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和科学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做好准备。 三、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化提高与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教师教学策略大体经历了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教学策略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范式。教师传授、灌输知识,居于主体地位,掌握教学进程和绝对话语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教师遵循教科书组织教学内容,并以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的讲解常常与教科书、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和逻辑顺序几乎完全一致,学生的学习过程演化为对教科书、教材及教师讲解的简单校验,学生主要依靠机械的重复记忆来达到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目的。这种教学策略最典型的结构模型就是“讲-听-读-记-练”。 基于行为主义的近现代教育理论,顺应了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实验的快速兴盛,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由此产生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教师教学策略结构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两种教学策略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共同特性,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结果是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策略的发展进步。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以往教学策略单一化的倾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大学教师教学策略的新路径。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促进人们利用新的理论和技术去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问题。现代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对人脑活动机制的揭示,发生认识论对个体认识过程的概括,认知心理学对人脑接受和选择信息活动的研究,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加工理论等的产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教育范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才干,注重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由单一教学策略向多样化教学策略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由提高“教”的质量向提高“学”的质量发展,由关注“灌输学生的教学质量”向关注“激发学生的教学质量”发展,由教师主要作为讲解者向教师主要作为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发展。 也就是说,教师正确的角色应该是向导。向导给人指路,甚至随行,但向导绝不会代替旅行者长途跋涉;向导指明地点,但不会代替旅行者感受领略美景时的激动与喜悦;向导提供建议,指出陷阱,但向导不会去代替旅行者探险;教师紧随学生的每一步,但是真正产生意义的还是学生自己和他们所实施的行为。这样的教育思想才应该是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方向与遵循。 如果一项策略允许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作出反思,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使学生能够亲自接触实物教具,比如真实的地质样品、标本等,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成功地完成,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种智力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现存问题,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或问题,这些题目或者问题是我们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所忽略的,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冒险”—不是冒生命或者肢体之险,而是冒成功与失败之险,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要求学生改写、重温及完善他们已经开始的尝试,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及准则,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别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如果一项策略与学生所表达的目的密切相关,则这项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价值。 四、学业评价 传统的教育教学范式中,对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潜在创新能力的开发和评价。这样的学生学业评价策略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实际能力和才干的提升程度,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推动力不强。 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全面综合的学生学业评价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长期的学业表现,以课堂表现和学习档案为典型做法,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估,使学业评价始终与教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学业评价应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学业评价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促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同时,通过评价、评估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老师们,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为学而存在,学又要靠教来引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的探究永远在路上!!!希望我们全体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勇于创新,努力前行,深刻理解教育内涵,明确教学目标-凝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多元学业评价,不断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努力让我们的每堂课都能够深入人心! 我们相信,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会以及各高校全体同仁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地球科学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必将再创新高! 谢谢大家!
原视频: